
近300米高的前海世茂大廈,是深圳前海的地標,也是世界上最高的結構扭轉建筑之一。它采用自下而上的收分式設計,實現“外幕墻+結構外框柱”同時扭轉的形態。這樣一棟超高層建筑,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
目前深圳共有超高層建筑(樓高100米及以上)939棟,樓宇密度、人口密度位居全國前列,深圳市如何面對超大型城市的消防安全難題?超高層建筑如何保障消防安全?12月1日,記者走訪部分大廈實地了解。
“一棟一策”實現定制式調派救援警力
記者從前海世茂大廈物業服務中心了解到,為嚴控故障指標、消除隱患,該中心每月開展一次聯動測試和維護保養,在消防主機點位數達11744個的情況下實現故障率始終不超過3‰的目標,即保證自動報警、手動報警、噴淋、防排煙、消防廣播、消火栓等系統功能正常。此外,季度清洗大廈商業油煙主管道、餐飲商戶油煙管道清洗記錄形成專屬檔案、每月定期開展消防設施設備檢查測試、每兩小時電子防火巡查、節前安全檢查和消防隊伍應急能力定期演練等措施共同發力,筑牢消防安全墻。
然而,深圳其他超高層建筑未必和前海世茂大廈的建筑形態、功能結構一致。據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隊作戰訓練處副處長方東陽介紹,面對各式各樣的超高層建筑,深圳消防圍繞前海世茂大廈、平安金融中心、京基100大廈、中國華潤大廈、壹方城等5棟超高層建筑展開調研,調取樓棟檔案、周邊救援力量建設、企業主體管理建設等情況,研究定制式派警模式和“一棟一策”救援預案,即一旦發生火警,立即依據預案調派警力。
今年11月在前海世茂大廈舉行的超高層建筑滅火救援實戰演練中,市消防救援支隊共調派69個作戰單元、300 名消防指戰員。此次演練按照既定方案,聯動公安、應急、氣象、醫療等11組應急力量趕赴現場“救援”,快速“滅火”和“疏散”。目前,市消防救援支隊已大范圍向各區推行預案模板,各轄區再結合不同高層建筑特點及周邊力量建設情況,對預案模板進行調整。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深圳消防擁有101米、78米登高平臺消防車和高層建筑滅火無人機、消防智能頭盔等高精尖“兵器庫”。據方東陽介紹,消防頭盔擁有熱成像模塊、偵察視頻回傳通訊模塊、對講通信模塊集成裝置。其中,熱成像功能模塊可幫助消防員透過煙霧查找火源和進行人員搜索,解決了消防員在火場需手持各類消防裝備的問題。帶有大載重功能的滅火無人機可掛載10公斤或24公斤的干粉,或掛載泡沫、水帶,對超高層建筑外墻進行噴射滅火。
在實際救援過程中,深圳消防還將使用搭載中繼站的系留無人機和室內中繼臺,組建“立體式”的全方位信號覆蓋網絡,從而加強內外一體、空地相接的作戰通訊信號。此外,偵察、排煙、滅火等三種類型的機器人可在消防指戰員的帶領下,乘坐消防電梯前往“著火點”,并進入“著火現場”。靈便輕快、具有紅外識別功能的四足機器人深入火場偵察,同步傳輸火場信息給火場外的消防指揮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