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化資質 建筑施工業改革大幕拉開
01 幾個月前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聯合發文,擬調整部分建筑業企業資質承攬業務范圍,并公開征求意見。主要內容如下:
信用評級一等、項目管理班子人員達標且專業配套、能提供足額擔保的總承包企業,允許承接資質類別內上一等級的工程項目。
具有市政公用和公路工程、水利水電和港口與航道工程其中一項資質的一級及以上總承包企業,能夠提供足額擔保且項目負責人具有相應業績的,可以在市政公用和公路工程之間、水利水電和港口與航道工程之間,互跨專業承接同等級業務。
允許總承包企業承接總承包資質范圍內的所有專業承包工程;建設單位對施工總承包范圍內且不高于總承包企業資質等級的專業承包工程,不得另行發包,也不得強制要求總承包企業分包。
對具備相應資質的建筑業企業,參與政府主導的重大建設項目,不得設置初始業績門檻;但應要求項目負責人具備相應資格條件、具有同類別同等級(或以上)工程的有效業績,并將個人業績與企業業績同等對待。
建筑企業可以跨資質、跨類別承攬項目,山東不是第一個,早在2018年江蘇省、河南省、廣東省等陸續就已經開始實行。此次擬在山東鋪開,相當于進一步擴大了范圍。
在工程領域,資質是敲門磚,沒有相應的資質你就承接不了相應的工程。所以建筑企業一般也不能跨資質或者是跨等級去承接建筑工程。但是近年來,國家一直在提倡淡化資質,不少地方也出臺了資質改革辦法,除了我們上面提到的幾個省,其他一些省份也正在醞釀和后續跟進。
02 淡化資質后看重“信用+技術能力”
之前我們談淡化資質的時候,很多粉絲很關心,資質淡化了之后,那以什么標準來代替呢?
從前面幾個省的文件均可以看出代替的標準就是更看重施工單位的信用、專業技術能力、履約擔保要求、項目負責人等條件。
篇幅有限,我就選大家最關心的,也是該通知放在第一位的:
信用要求
1.本年度或上一年度在本資質(專業)類別內企業信用評價等級為第一等次。
2.近3年承建的工程項目未發生過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事故。
3.未發生過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4.近3年無建筑市場不良信用信息。
可以看出,對于施工單位的信用評級、工程質量、安全事故、是否有過拖欠農民工工資等涉及到信用的問題考察是核心。也就是說未來的建筑市場,將越來越重視企業的信譽和真實的技術能力,沒有良好信用的企業,你根本承接不到工程項目。而對于一紙資質則進一步弱化,這也顯示了我國建筑市場的改革在逐步深化和接地氣。
03 資質淡化,為何很多企業還在申請?
這是我們在談資質淡化/資質合并的時候,粉絲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我們在此做一個系統性的回答。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資質淡化/合并有個過程,從山東、江蘇等幾個省的資質淡化舉措來看,是先易后難的一個過程。就是這些可以跨資質、跨等級承攬的項目都是非高難度的工程,或者說核心競爭力不是很強的領域。
2、雖然一直在提“淡化資質”,但是有的地方招投標過程還未完全這樣執行。比如我們之前談過的園林資質、物業資質,雖然取消了,但是部分地方還是以資質作為篩選條件,因為后續的跟進政策暫時還未完善到位。
3、隨著時間的積累,建筑企業各方面的實力(資金、業績、人員)都在不斷增長,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只要夠條件都會去申請資質的,而不會讓業績在那里睡大覺的。
4、很多建筑企業也都知道國家在慢慢淡化資質,但是說一千道一萬,即使將來哪天資質取消了,企業的競爭力、品牌效應還是在那擺著的。所以不管資質淡化/取消與否,對于有實力的企業來說影響有限,何況現在資質優勢仍然非常明顯。
跨資質+跨類別+打破地區壟斷/壁壘,這幾記重拳正中建筑業改革的命門,對建筑業的改革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同時對于激活建筑市場、為優秀的、誠信的、有實力的建筑企業清除了障礙,也為其發展壯大添加了活力!
所以守誠信、不拖欠、注重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的建筑企業,你們的春天來了!